官宣:鱖魚、虹鱒等7品種抽檢禁藥超標,勿踩雷區
發佈時間:
2019-09-19
農業農村部於今年3月啓動了《2019年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隨後,對31個省(區、市)的產地水產品開展了獸藥殘留監控,抽檢產地水產品和水產苗種樣品2433個。近日,農業農村部公佈上半年各地抽檢數據。
監控總體情況:鱖魚、虹鱒等7品種抽檢禁藥超標,生魚、加州鱸等6品種抽檢出氟喹諾酮
上半年共抽檢羅非魚、對蝦等24種水產品的樣品2026個,檢測了孔雀石綠、氯黴素、喹乙醇、甲基睾酮、已烯雌酚、硝基呋喃類代謝物、洛美沙星、培氟沙星、諾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等10項指標,其中後4項指標(氟喹諾酮類)不作判定。
從作判定的6項指標來看,寧夏、江西、四川、河北、遼寧和廣東6個省(區)的15個樣品檢出孔雀石綠和硝基呋喃類代謝物超標,合格率爲99.3%,同比下降0.2%,各省(區)超標率分別爲:寧夏9.3%、遼寧5%、四川3.5%、河北3.3%、江西2.6%和廣東0.7%;從不作判定的4項指標來看,4個省的17個樣品檢出氧氟沙星和諾氟沙星超標,合格率99.2%。
抽檢草魚、鱖魚等67種水產苗種樣品407個,檢測孔雀石綠、氯黴素、硝基呋喃類代謝物3項指標,江蘇、福建和山東等3個省的6個樣品檢出超標(彙總表見附件),各省超標率爲江蘇10%、福建5%和山東3.1%。
從抽檢養殖品種看,作判定的6項指標中,鱖魚、虹鱒、斑點叉尾鮰、鯉魚、草魚、鮎魚和鯽魚等7個品種水產品檢出禁用藥品超標,其中鱖魚超標率較高,爲12%。不作判定的4項指標中,烏鱧、大菱鮃、大口黑鱸、鯽魚、草魚和鱘魚等6個品種水產品檢出氟喹諾酮類藥物,其中烏鱧檢出率最高,爲15.1%。鱖魚、中華絨螯蟹、黃姑魚、鮑和半滑舌鰨等5個品種水產苗種檢出禁用藥品超標。
趨勢分析和研判:孔雀石綠、硝基呋喃仍有違用,部分養殖者不瞭解氟喹諾酮類藥物已停用
上半年全國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的主要趨勢和特點爲:
1、產地水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穩定
上半年水產品藥殘監控抽檢合格率爲99.3%,比2018年和2017年同期分別下降0.2%和 0.5%,合格率總體上較之前兩年有所降低,仍保持在較高水平。其中,氯黴素、喹乙醇、已烯雌酚和甲基睾酮等4種藥物合格率均爲100%;孔雀石綠合格率爲99.5%,與去年同期持平;硝基呋喃類代謝物合格率爲99.7%,同比下降0.1%。
2、孔雀石綠和硝基呋喃類仍有違法使用
上半年水產品藥殘監控抽檢不合格參數均爲孔雀石綠和呋喃唑酮代謝物,超標率分別爲0.5%和0.3%。從超標樣品數量來看,孔雀石綠超標樣品9個,呋喃唑酮代謝物超標樣品6個;水產苗種也檢出孔雀石綠和硝基呋喃類代謝物超標。水產養殖使用此兩種禁用藥品問題仍存在。
3、小型普通養殖場藥殘超標情況較爲嚴重
上半年水產品檢出15個超標樣品,全部來自小型普通養殖場,佔超標樣品總數的100%。共監測1526個來自小型普通養殖場的樣品,超標率爲1%。對比近3年同期監測結果,2018年檢出的7個不合格樣品中有6個樣品來自小型普通養殖場,2017年檢出的7個超標樣品均來自小型普通養殖場。小型普通養殖場依然是禁用藥品違法使用的高發場所。
4、部分養殖者不瞭解氟喹諾酮類藥物已停用
首次對產地水產品的4種氟喹諾酮類藥物殘留開展監控工作,檢出率爲0.85%,其中洛美沙星和培氟沙星均未檢出,氧氟沙星和諾氟沙星有不同程度檢出,檢出率分別爲0.8%和0.05%。從檢出數量來看,共17個樣品有檢出,其中氧氟沙星檢出16個。仍有部分養殖企業、養殖戶尚不清楚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關於停止在食品動物中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諾氟沙星有關規定。
下一步工作要求:嚴厲查處水產養殖違法用藥案件、加強整治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大力宣傳水產養殖用藥法律規定
根據中央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要求,中央紀委機關牽頭專項整治損害羣衆利益問題,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爲農業農村部專項整治的重點項目,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專項整治行動是其中內容之一。爲深入開展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專項整治,解決好產地水產品獸藥及其他投入品使用中的突出問題,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要求各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當前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嚴厲查處水產養殖違法用藥案件
各有關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水產養殖用獸藥及其他投入品使用的監管工作,依法認真做好對藥殘不合格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快調查和處罰相關企業和責任人,涉嫌犯罪的要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儘快將有關查處情況報送我局。
2、加強整治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
各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按照農業農村部有關部署,持續抓好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整治工作,迅速採取有效措施,力求抓出成效。特別是問題較多的有關省份要舉一反三,加強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控抽檢和監督執法,開展重點地區、重點品種和重點藥品的專項整治,力爭短時間內解決本地區產地水產品違法用藥問題。
3、大力宣傳水產養殖用藥法律規定
針對部分養殖者不知曉農業部公告,違法使用氟喹諾酮類禁用藥品的情況,各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加強《獸藥管理條例》和水產養殖禁用藥品目錄的宣傳。我局擬於近期發佈以禁藥名錄等爲主要內容的《水產養殖用藥明白紙》宣傳材料,供各地參考。各地要積極組織水產推廣和科研等機構,以規範用藥下鄉等活動形式,加強對養殖從業者的技術培訓和普法宣傳,積極引導其依法規範用藥。
延伸閱讀:鱖魚孔雀石綠殘留爲何屢禁不止?
相信大家對孔雀石綠都不陌生,它高殘留和致癌、致畸等,對人體危害極大。而鱖魚孔雀石綠殘留也是國家監管和抽查的重點,那爲什麼孔雀石綠在鱖魚上面屢禁不止?孔雀石綠是在哪個環節被添加使用的?下面將業界觀點整理如下:
01 鱖魚繁育目前還是以家庭作坊式爲主,爲提高苗種成活率,減少病害發生,不少繁殖場在小苗階段就已經開始大量使用孔雀石綠;
02 鱖魚目前95%以上是以活魚爲餌料,養一斤鱖魚需要消耗4-7斤活魚,鱖魚的餌料魚以麥鯪、土鯪、泰鯪、巴西雕、鯿魚等品種爲主,而這些魚在養殖過程中也有養殖戶違規使用孔雀石綠的現象,有孔雀石綠藥殘的活餌被鱖魚大量攝入,而又不容易被代謝掉,最終留着鱖魚體內;
03 鱖魚養殖過程中病害高發,而孔雀石綠對於寄生蟲、真菌等病害有不錯的治療效果,且鱖魚屬於高經濟價值魚類,所以有一些養殖戶在鱖魚發病時不惜鋌而走險使用這種違禁藥;
04 2002年我國才正式將孔雀石綠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而在這之前,孔雀石綠在水產養殖中被正常甚至提倡使用,水中的孔雀石綠進入魚塘底泥後很難分解,會一直存在在魚塘中,所以近年有些養殖戶明明沒有使用過孔雀石綠,養出的魚卻檢出孔雀石綠藥殘,也有這方面的原因。有養殖戶稱:孔雀石綠在塘底底泥中可以殘留十年以上;
05 在一些養殖集中區,很多魚塘共用一條江河的水源,進排水都是同一條河,如果有養殖戶使用了孔雀石綠,該魚塘的水排進河流,將對該河流下游的魚塘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06 在鱖魚運輸過程中,也有一些流通商爲了提高成活率在水車中添加孔雀石綠的情況;
07 在鱖魚銷售過程中,有些檔口進一批魚當天賣不完,爲了保證存活率,避免感染,也有使用孔雀石綠的情況。
綜上,鱖魚從魚苗到養成上市,很多環節都有使用孔雀石綠的動機和可能,甚至喫的活餌都可能帶有孔雀石綠,所以纔會屢屢出現孔雀石綠藥殘事件頻發的問題。讓人欣慰的是,隨着國家的大力監管和養殖戶用藥意識的提高,孔雀石綠藥殘現象有逐漸減少的趨勢,但食品安全大於天,廣大業者應選用安全的魚苗和餌料,在用藥方面加強自律和互相監督,爲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鱖魚,鱖魚產業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轉自【農業農村部、鱖鱸前沿(作者:李靜)】)
相關新聞資訊

健康高效水產業,放心美味中國魚